回到顶部

【报名】海派文化行-6月行走路线

2018年6月2日 13:30 ~ 2018年6月30日 16:30

收起

活动票种
    付费活动,请选择票种
    展开活动详情

    活动内容收起


    6月路线0.jpg

    春光无限好,一同去行走

    【行走上海计划 | 64条永不拓宽街道】

    64条街.jpg

    在上海,有64条“一类风貌保护道路”,保持原有道路的宽度和相关尺度,并严格控制沿线开发地块的建筑高度、体量、风格、间距等,这64条街道因而被称作“永不拓宽的街道”。


    从2018年开始,我们每周末的下午都会行走在这64条不可拓宽街道,我们会根据季节特色、街道长度、道路交叉等因素安排线路,收费依然是50元/人,没有额外消费。



    时间街道名特色
    6/2武夷路 利西路上海名媛的青春岁月
    6/9茂名南路奢华的法国总会
    6/16乌鲁木齐南路美国殖民地式住宅
    6/23虎丘路 滇池路“博物院路”的底蕴
    6/30华亭路 延庆路“小家碧玉”马路的灵动


    5月路线2.jpg

    6/2  武夷路 利西路 

    13:30-16:30

    6月路线1.jpg

    1917年,郭标应孙中山邀请,和兄弟郭杰一起开办了上海当时最新潮的百货公司——永安公司。


    永安公司蒸蒸日上,郭标一家也搬到了一栋带花园的大房子里,这是从一个瑞典人手里买来的、建于1920年左右的德国式花园住宅,还有一个大花园,整幢建筑平面为凹形,蔚为壮观。陈丹燕《上海的金枝玉叶》中的主人公郭婉莹就在这里度过了最美好的年华。

    6月路线2.jpg

    这栋花园住宅建于1930年代,红褐色的外立面和英国乡村风格的大门入口给人优雅宁静之感。相比于附近比利时领事馆那栋遥不可及的洋房,这里明显让人亲近了许多。看惯了西班牙式和英国乡村别墅式的花园洋房,这栋哥特复兴风格的住宅或许能给人眼前一亮

    6/9  茂名南路 

    13:30-16:30

    6月路线3.jpg

    这栋巴洛克风格建筑建于1926年,法国赉安洋行设计。作为法租界侨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这里是昔日法租界最豪华的建筑,宴会厅顶部的巨大玻璃顶棚,至今仍光彩熠熠。


    这里原为德国乡村总会,由于地处法租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法国人抢在中国政府之前接收,拍卖后部分土地归法租界公董局所有。公董局于是在这片土地上建造了法国总会,原南昌路上的法国总会改为法国学校。1953年这里改为市政协文化俱乐部,成为社会贤达活动场所。如今,这里是花园饭店的裙房,历史建筑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6月路线4.jpg

    堪称昔日上海滩“贵族剧院”的兰心大戏院建于1931年,外观呈现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内部则是装饰艺术派风格。戏院内富丽而舒适,处处显示出设计者的匠心。这里除了演出戏剧、播放电影外,还举行交响乐和独唱音乐会。


    兰心是上海乃至中国现代戏剧的摇篮,有“外侨不看戏,看戏去兰心”之称。1866年,上海一些喜爱西洋话剧的外国侨民组织了爱美剧社,在今虎丘路上建了一座简陋的木结构剧场,为中国第一座西式剧场。1930年爱美剧社在此处建新剧院,命名为兰心。1945年10月10日,阔别舞台10年蓄须明志的梅兰芳,在此首演《刺虎》。

    6/16 乌鲁木齐南路

    13:30-16:30

    6月路线5.jpg

    这座简洁的独院式住宅建于1927年,其风格起源于英国在北美洲的最初殖民地,形制被称为“殖民地壁板外墙式”。17世纪,侨居美国的欧洲各国殖民者,为了抵御北美大陆的寒冷气候,利用当地开伐的木材在整幢房屋外再钉上一条条横向木板。在上海近代花园洋房中,墙面这样处理的非常稀少。


    住宅主人曾为上海市调味粉工业同业公会理事朱敏堂。朱敏堂早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先后创办调味粉厂与织染厂,1948年赴香港经商,变卖了该处住宅。近代上海留美回国的建筑师比较推崇这种建筑风格,并试建了几幢。由于上海的气候房屋墙身不需要加厚御寒,住宅标准较低,不能吸引投资者建造,故这类住宅在上海建造不多,现存寥寥无几。

    6月路线6.jpg

    这栋花园住宅建于1930年,虽然处在街道转角,却显出几分遗世独立的幽静,是都市中不可多得的静谧之处。


    当年上海耳鼻喉领域的专家邓乐普及其家人曾在此居住,1930年代初美国人邓乐普就在外滩12号402室开设了当时上海为数不多的耳鼻喉专科门诊,影响甚广。该住宅后为大名鼎鼎的孔祥熙长女孔令仪使用。孔令仪在抗日末期便前往美国定居,2007年返回上海寻根并参观孔家当年在沪旧居。

    6/23  虎丘路 滇池路 

    13:30-16:30

    6月路线7.jpg

    这栋亚洲文会大楼建于1933年,外观是欧洲装饰主义建筑风格,同时糅进了一些中国传统的装饰。顶上采用传统的中国图案进行装饰。底下一层入口有3道券门,铁门栅栏采用了“寿”字图案,两旁是八卦窗。


    1857年,由在沪英国人成立的上海文理学会与英国伦敦的大英亚洲文会合并,成为英国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旨在研究中国及邻近国家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状况,搜集中国动植物标本和历史文物。1871年会舍在圆明园路落成,1874年建立了亚洲文会博物院,上海最早的博物院由此诞生。1929年博物院房屋发现白蚁,旧屋拆除,新楼得以建造。

    6月路线8.jpg

    仁记洋行大楼建于1908年,为典型的英国安妮女王建筑风格。大楼清水红砖立面,转角处的塔楼为立面中心。岁月变迁,昔日塔楼上的圆锥尖顶早已消失。仁记洋行主要经营生丝、茶叶、纸张、木材、五金等进出口业务,是最早进入上海的一批洋行。


    安妮女王风格和英国安妮女王并不是一回事。安妮女王风格产生于英国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时期,它以其庄重恢弘的建筑外观,匹配名流贵胄尊贵身份,如一尊装饰感强烈的艺术品,深受当时上流社会追捧。

    6/30  华亭路 延庆路 

    13:30-16:30

    6月路线9.jpg

    这4幢联排花园洋房建于1925年,带有法国地中海风格。房屋由赉安洋行设计,万国储蓄会下的中国建业地产公司投资兴建。 在上海非常稀少的地中海风格使得房屋在联排建筑中与众不同,黑色的鹅卵石贴面又带来少许凝重感。


    房屋主要出租使用,最初的租户多为英美侨民。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大部分英、美等国的侨民被日本政府作为“敌对国难民”遣返回国,建业地产公司损失惨重,惨淡经营,勉强维持。抗战胜利后万国储蓄会收到南京国民政府清理,这里于是变成了私人住宅。

    6月路线10.jpg

    这栋法国古典式花园住宅建于1928年,弧形山墙上丰富的曲线雕刻、局部的椭圆雕刻图案和栏杆上的石制花坛使建筑呈现强烈的巴洛克风格。建筑最具特色的就是窗框正上方券心石上的雕刻头像,这在上海的花园洋房中并不多见。


    住宅背后还隐藏着一栋神秘的小洋房,为著名精神病专家粟宗华旧居,如今虽然无人居住,楼内那斑驳的墙面、几十年未变的装饰却在默默述说昔日的一切。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带领导师

    戴博士2.jpg

    戴博士 行笃教育特邀文化讲师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博士

    钻研与传播上海近代历史文化

    拜访众多学界、文化界名家前辈

    传承城市历史记忆

    带领过60余次文化行走

    为超过1000名客人讲解上海历史文化

    备受好评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收费:50元/人 没有额外消费

    行走路线包含且不限于以上介绍


    6月路线11.jpg

    留出短短的三个小时

    放松压力 愉悦自己

    在大街小巷间行走

    感受海派文化

    润物细无声的浸润

    4月路线-rose.png
    4月线路-pen.png

    举报活动

    活动标签

    最近参与

    • Jessie
      报名

      (6年前)

    • 康洁
      收藏

      (6年前)

    • 申申
      收藏

      (6年前)

    • Miss鹿鹿
      收藏

      (6年前)

    • 北极燕鸥,。吧叫vo'么
      收藏

      (6年前)

    • 《Lili》
      收藏

      (6年前)

    您还可能感兴趣

    您有任何问题,在这里提问!

    为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评价信息将在审核通过后显示,请规范用语。

    全部讨论

    还木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活动主办方更多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活动到朋友圈

    免费发布